與世界接軌
今晚到文化聽了一場很棒的演講
是由劉必榮教授主講的"與世界接軌"
探討現在的台灣大學生如何培養國際觀
一開始劉必榮教授說到拉抬青年人國際觀這件事情
他視此為啟蒙運動的一種
是個很幽默的說法,可是心中也難免有種感嘆
人人都在說著要有國際觀,可是實際上在做的時候卻是啟蒙運動?
接著劉教授將現今台灣的節目分成四大類
政治口水 明星八卦 怪力亂神 吃喝玩樂
分完類後 教授沒有說出特別的結論
但是自然而然有所感觸
教授告訴過他的學生
你可以不做個世界人,但起碼也要做個亞洲人吧!
=============================================================
>看看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在幹什麼?
>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他們的情勢會怎麼影響到我們?
>他山之石有可供參考之處嗎?
教授提出了逆向思考
當我們接受一項訊息時,有沒有嘗試以反向的觀點來看待?
比如我們的政府提出的"南向政策",鼓勵台灣人往南發展
那麼我們有沒有想過:南邊的人是怎麼看待台灣人的呢?
從很多的歷史事件也可做此探討
>韓國v.s.中國
過去曾有個叫做高句麗的國家
在中國,被我們視為邊疆藩族所建立
在韓國,被視為國家的前身
高句麗是由誰建立的呢? 那個人是朱蒙
最近有部韓劇就是在演他! 劇裡面常常說到的天朝就是指當時的唐朝
裡面的人 是怎麼敘述當時的中國的呢?
跟我們自己念到的唐朝一定有很多的不一樣吧?!
我們對事情的了解夠全面嗎?
國際觀是一個習慣,一種思維
==================================================
如何擴展自己的國際視野?
1.語言能力
>不是只有會第二種語言就好,更要有良好的組織能力將他清晰的表達出來,總是言之有物
>文武兩雙全- 文采 專業 兩岸人脈 英日雙語 全球化的視野
2.了解其他國家的風土民情
>推薦書目: 追風箏的孩子(南亞) 一個的國人的故事 好兵帥克歷險記(捷克) 歷史學家(東歐) 沙門海空
>推薦電影: 總統的理髮師(韓國) 中央車站 盧安達飯店
3.國際文化敏感度
>去阿拉伯國家不能露鞋底,代表著輕視
>猶太人不過聖誕節
>很多的小細節,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對別人來說也是這樣嗎?
4.對國際局勢的基本了解
這邊教授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有一天,一個在非洲某國作生意的日本人,在早上打開門的時候看見一個士兵從門前經過,他馬上打電話回日本,分析該國將有政變發生;該國出產銅,預料在政變發生後銅價會上漲,因此到美國的期貨市場買銅;果然政變發生,銅價大漲,那個日本人因此大賺了一筆
同樣一件事情如果今天開門的是個台灣人會怎麼樣呢?台灣人也會立刻打電話,但是是打回家報平安;然後,什麼事也不會發生就把電話掛了
所以我們真的有這樣的視野跟敏感度嗎?
5.緊密的連結概念
>全球化v.s.國際化
>用超連結的概念,建立知識體系
6.為台灣在國際社會中找定位
>用一個十字軸
橫者為地理 縱者為時間
藉以分析在同個時間點內,不同地域的狀況
同個地理位置,不同時間點所發生的事情
幫助我們釐清不同地域間彼此的關係及前後的因果
=================================================================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中,如何過濾出有用的資訊,找出實用的知識?
>依自己的興趣找尋相關資訊
>面對熱門新聞,先冷靜思考其真實性(很多新聞都是被炒作出來的)
>交叉驗證:多看各方新聞,從多個角度檢驗消息的真實性
>多看書
>時間的累積
================================================================
就算找不到台灣的定位也要為在全球化下的自己找出定位
憑什麼?就我們擁有的傳統智慧以及我們吸收的新知識
--------------------------------------------------------------------------------------------
獻給很多還在水深火熱其中考的人東吳近日也有請劉教授去演講大家可以去聽聽很值得!